國通通信成立于2016年,4年以上的電話銷售卡辦理服務經驗;國通通信服務遍布全國6個城市;與全國超過3000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;公司有超過50名員工,與長江時代,京東通信,蘇寧通信,長江時代,三五數字,華云互聯等大型虛商公司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,為中國眾多成長型中小企業的電話營銷保駕護航。
不少項目接連融資
清科私募通數據顯示,今年1-10月,國內VC/PE投資半導體的項目達345個,去年同期為376個,2018年同期為311個。但融資規模大增,前10月達711.3億元(僅統計披露融資額的項目,下同),去年同期為284.45億元,2018年同期為222.42億元。
分季度看,今年前三季度VC/PE市場投資的半導體項目分別為90個、114個和106個,融資規模分別為56.14億元、180.61億元和416.99億元。
從披露了融資額的項目看,截至目前,共有12個項目融資額在10億元及以上。從投資階段看,7個項目處于成長期,3個項目處于成熟期,初創期和種子期各1個。從投資輪次看,5個項目處于A輪,3個項目為Pre-IPO輪,2個項目進入C輪,A+輪和B輪各有1個。
7月上旬,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(二期)分別向中芯南方注資15億美元、7.5億美元,合計22.5億美元,融資力度居前。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項目今年以來已完成兩輪融資。比亞迪半導體先在5月底完成了19億元的融資,接著在6月下旬融資8億元;1月下旬,云天勵飛完成10億元C輪融資,9月底又完成超過10億元的Pre-IPO輪融資等。
國內某芯片龍頭企業高管認為,芯片投資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。“幾年前國產芯片不好用、質量不穩定,客戶不愿意導入,看起來市場很大,但很難進去。而現在客戶愿意給機會了。”從目前情況看,國產芯片市場機會將大大增加,“鼓勵使用國產芯片,這給國產芯片產業提供了很大機會。”
上述高管表示,“宏觀層面向好,項目投資成功率自然更大,投資積極性也就高了。芯片企業到科創板、創業板上市后,估值都比較高,不排除一些項目沖著賺熱錢來的。”
造芯項目存在停擺現象
熱鬧的同時,冷水也不少。這兩年,四川、貴州、江蘇、湖北、河北等地出現不少半導體制造項目“爛尾”,巨額投資打水漂、廠房設備尋求二手接盤等現象引發關注。
例如,河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的昂揚公司,總投資10億元,目標生產高端IGBT芯片,曾被列為石家莊及河北省重點項目。2018年該項目夭折,創始人之間也陷入糾紛。湖北武漢弘芯項目規劃總投資達1280億元,如今其“全新尚未啟用”的光刻機已被抵押給銀行。
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出現的問題已經引起國家發改委高度重視。近期,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直言:“我們注意到,國內投資集成電路產業的熱情不斷高漲,一些沒經驗、沒技術、沒人才的‘三無’企業投身集成電路行業,個別地方對集成電路發展的規律認識不夠,盲目上項目,低水平重復建設風險顯現,甚至有個別項目建設停滯、廠房空置,造成資源浪費。”
前述高管剖析稱,“集成電路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,一旦資金、技術、人才等要素跟不上,項目就很容易爛尾。要理性抉擇,做好長期投入準備。口袋要夠深,不能憑一時的熱情,等沖進去才發現就晚了。”
這也考驗資金方篩選項目的能力。“我們對半導體項目的判斷標準,包括技術是否領先、團隊是否資深完整、是否有成型的產品、產品定位是否準確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。”鄒俊軍表示。
警惕投資過熱帶來泡沫
芯片投資熱給產業帶來活力,但也要警惕投機和泡沫。“一些項目貓膩不少。比如,故意拉高固定資產投入。”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指出。
鄒俊軍表示,不排除有些跨界玩家抱著投機套利的心理進入芯片行業,有的就想套取政府資金,到某個階段套現走人。
在線客服
服務熱線
服務熱線
13783030501
官方微信
關注我們
返回頂部